師資陣容

  • 李安娜 Li, A.N.
  • 職稱:助理教授
  • 聯絡電話:06-9264115#5726
  • 研究室:教學大樓-726
  • 電子郵件:anna@gms.npu.edu.tw
  • 連結網址:李安娜老師個人網址
  • 專長及研究領域:

    研究專長:觀光消費者行為、觀光遊憩區規劃、休閒產業管理、觀光統計
    授課領域:觀光休閒心理與行為、觀光地理學、觀光休閒趨勢專題研究、景觀規劃設計、創意產業與產品設計

李安娜 Li, A.N.

期刊論文
1. 葉亦軒、洪瑞笙、李安娜(2024)。遊客DIY體驗活動參與動機與學習效益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9(4),23-36。https://doi.org/10.29423/JSRR.202412_19(4).03
2. 洪瑞笙、李安娜、趙惠玉(2023)。以SDGs觀點探討台灣綠色旅館發展趨勢之研究。島嶼觀光研究,14(4),60-78。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20725388-N202404020021-00004
3. 李悅清、李安娜(2023)。旅行社領隊專業人員知識分享動機與效益之探討。島嶼觀光研究,14(4),1-21。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20725388-N202404020021-00001
4. 李安娜、李悅清(2023)。探討親子旅遊遊客之風險知覺與風險降低策略。運動與遊憩研究,17(4),31-44。https://doi.org/10.29423/JSRR.202306_17(4).03
5. Li, A. N., Dai, Y. D., Tsai, T., Yeh, G. T., & Chen, Y. C. (2023). Effects of Food Experience, Emotion, and Place Attachment on Heritage Tourists’ Revisit Intention. In Advances in Hospitality and Leisure (pp. 121-139). Emerald Publishing Limited.
6. 李安娜、梁雅雯(2021)。歷史老街旅遊區遊客商業化知覺形成因素之研究。島嶼觀光研究,13(4),31-46。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20725388-202108-202109030010-202109030010-31-46
7. Dai, Y. D., Chen, K. Y., Gong, X., Zhuang, W. L., Li, A. N., and Huan, T. C . (2019). Developing Chinese tourist' leisure literacy sca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culture.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31, 109-122. (SSCI)(Impact Factor: 1.779)
8. 吳汶蔚、李安娜、賴嬿如、蔡妤汶(2018)。不同國籍移工於旅遊偏好之差異-以臺中地區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13(1),27-39。
9. Lee, S. H., Wu, S. C., & Li, A. N. (2018). Low-carbon tourism of small islands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 World Leisure Journal, 60(3), 235-245.
10. 顏瑩綺、李安娜、柯皓瀚、吳采涵、施冠廷(2018)。從經營者觀點探討親子露營場空間規劃之關鍵因素。休閒保健期刊,19,34-49。
11. 羅盈筑、李安娜、朱曼婷、黃莉尹(2018)。探討遊客旅遊體驗與旅遊效益之關係-以安平老街旅遊區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12(4),27-40。
12. 吳宜柔、李安娜、邱長光(2017)。探討民宿遊客關係品質與重遊意圖之關係。運動與遊憩研究,11(3),78-88。
13. 李安娜、邱長光(2016)。中高齡遊客環境恢復性知覺、場所依戀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休閒與社會研究,13,71-89。
14. 李安娜、邱長光(2016)。觀光旅遊區旅次推估模式之研究-以參山國家風景區為例。建國科大社會人文期刊,35(1),47-60。
15. 李安娜、邱長光(2015)。族群料理遊客真實性知覺、知覺價值與重遊行為意圖之研究-以清境旅遊區為例。環境與管理研究,16(2),15-30。
16. 李安娜(2015)。襲產旅遊遊客文化認同、場所依戀與重遊行為意圖之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12,63-78。
17. 李安娜、邱長光、陳瑩育(2015)。鹿港老街飲食吸引力、知覺品質與遊客重遊行為意圖之研究。建國科大社會人文期刊,34(2),1-17。
18. 李安娜、邱長光(2015)。遊客知覺價值、滿意度與重遊意圖之研究―以鹿港老街為例。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3(1),186-195。
19. 李安娜、邱長光、林郁潔、吳怡伶、黃雅雯、郭映岑、林冠妏(2015)。中高齡遊客參與旅遊活動之環境恢復性知覺、知覺身心健康與滿意度之研究-以溪頭自然教育園區為例。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3(3),351-352。
20. 李安娜、邱長光、陳瑩育(2014)。旅客旅遊經驗口碑推薦動機與資訊內容之研究--以來台大陸交流生為例。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2(2),265-277。
21. 戴有德、李安娜、呂文博、陳冠仰、楊純瑋 (2014)。襲產觀光遊客環境負責任行為前置變數之研究:以真實性、懷舊情感與場所依戀觀點探討之。戶外遊憩研究(TSSCI),27(4),61-93。
22. 侯錦雄、林宗賢、李安娜、邱薇之(2014)。情緒棲地:東海大學校園使用者環境偏好之空間群聚研究。建築學報(TSSCI),88(2),141-154。
研討會論文
1. 游凱傑、李安娜、林妤蓁(2024)。澎湖特色伴手禮開發消費者行之研究-以仙人掌為例。2024餐旅觀光產業智慧化、創新、永續學術研討會,新北市,2024/06/01。
2. 陳秋熹、李安娜(2024)。公私合作:地區旅遊行程推薦動機之探討-以「金色雙島追夕陽」行程為例。2024海洋休閒管理學術研討會,高雄市,2024/05/24。
3. 洪郁庭、李安娜(2023)。遊憩者觀光日落活動體驗內涵之研究。2023第25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論暨國際論壇,台北市,2023/09/23。
4. 葉亦軒、李安娜(2023)。遊客DIY體驗動機與學習效益之研究。2023第25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論暨國際論壇,台北市,2023/09/23。
5. 湯璧瑗、李安娜(2023)。回顧居⺠與觀光發展關係之研究。2023第25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論暨國際論壇,台北市,2023/09/23。
6. 許白銀、李安娜(2023)。臺灣銀髮族觀光旅遊研究回顧之探討。管理思維與實務暨應用科學研討會,亞伯出版社,2013/06/09。
7. 吳偉嘉、李安娜(2023)。澎湖旅遊區海鮮醃漬物食味對當地居民意義之探討。2023觀光與休閒學術論壇暨研討會,臺灣生態休閒產業管理學會,2013/05/14。
8. 王冰嫻、李安娜(2023)。居民與觀光從業人員對澎湖花火節正負面衝擊知覺與活動支持度之研究。2023觀光與休閒學術論壇暨研討會,臺灣生態休閒產業管理學會,2013/05/14。
9. 李悅清、李安娜(2022)。旅行社領隊專業人員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從動機觀點探討。第十九屆服務業管理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國立澎湖科技大學人文暨管理學院,澎湖縣,2022/06/10。
10. 李安娜、曾靜雅、趙惠玉(2021)。探討員工星級旅館評鑑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澎湖地區某旅館為例。第十八屆服務業管理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國立澎湖科技大學人文暨管理學院,澎湖縣,2021/05/28。
11. 李安娜、曾靜雅、趙惠玉(2021)。星級旅館員工工作滿意度與組織認同之研究。第十八屆服務業管理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國立澎湖科技大學人文暨管理學院,澎湖縣,2021/05/28。
12. 李悅清、李安娜(2021)。探討遊客科技裝置體驗品質之研究-以澎湖藍洞VR為例。第十八屆服務業管理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國立澎湖科技大學人文暨管理學院,澎湖縣,2021/05/28。
13. 徐雅筠、李安娜(2021)。海洋觀光旅遊地療癒效果之初探-以澎湖地區為例。第十八屆服務業管理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國立澎湖科技大學人文暨管理學院,澎湖縣,2021/05/28。
14. 李安娜、梁雅雯、王筱雲、陳雅甄(2019)。旅館無人服務設施與消費者再宿意願之研究-以台中鵲絲旅店為例。2019觀光與休閒學術論壇暨研討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台中市,2018/5/11。
15. 李安娜、湯晉閎、黃子鈞、周世旻、楊國斌、姜文凱、謝嘉瑋(2019)。整合負責任旅遊、公益旅遊、壯遊的永續旅遊實踐計畫之研究。2019餐旅觀光暨休閒保健學術研討會,明道大學餐旅觀光學院,彰化縣,2018/3/28。
16. 李安娜、梁雅雯、王筱雲、陳雅甄(2019)。探討無人服務旅館消費者新奇感、滿意度與再宿意願關係之研究-以鵲絲旅店為例。2019餐旅觀光暨休閒保健學術研討會,明道大學餐旅觀光學院,彰化縣,2018/3/28。
17. 李安娜、陳喬郁、林語真、林玉莞、張雅筑、蔡妙妃(2019)。新住民旅遊阻礙、旅遊地熟悉感與旅遊意圖之研究-以中彰投地區為例。2019餐旅觀光暨休閒保健學術研討會,明道大學餐旅觀光學院,彰化縣,2018/3/28。
18. Li, A. N., Chen, Y. Y., Dai, Y. U. (2018). Effects of cuisine experience, emotion, place attachment on heritage tourists’ revisit behavioral intentions: The case study of Lu-Kang. 16th ASIA PACIFIC CHRIE (APac-CHRIE) CONFERENCE 2018. Guangzhou, China. May 31- June 2, 2018.
19. 蔡佳蓉、李安娜、薛伊婷、徐新硯、尤彥棋(2018)。鹿港老街旅遊區遊客食品伴手禮購買意圖前置變項之研究。2018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系,台北市,2018/06/01。
20. 吳汶蔚、李安娜、賴嬿如、蔡妤汶、盤麗涵(2018)。不同國籍國際移工於旅遊偏好差異之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2018文化與休閒學術研討會-文化與休閒的創新樂活永續,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臺東市,2018/05/18。
21. 李安娜、洪凱慶、林宜萱、張宇勛、柯妏淑(2018)。探討銀髮族旅遊偏好與旅遊效益之關係-以彰化地區為例。2018銘傳觀光國際研討會-觀光產業前瞻議題與發展策略,銘傳大學觀光學院觀光事業學系,台北市,2018/4/14。
22. 蔡佳蓉、李安娜、薛伊婷、徐新硯、尤彥棋(2018)。鹿港老街旅遊區遊客食品伴手禮品牌知名度與文化認同關係之研究。2018餐旅觀光暨休閒保健學術研討會,明道大學餐旅觀光學院,彰化縣,2018/3/23。
23. 吳汶蔚、李安娜、蔡妤汶、賴嬿如、盤麗涵(2018)。探討國際移工旅遊偏好之內涵-以彰化地區為例。2018餐旅觀光暨休閒保健學術研討會,明道大學餐旅觀光學院,彰化縣,2018/3/23。
24. 洪凱慶、李安娜、林宜萱、張宇勛、柯妏淑(2018)。探討銀髮族旅遊需求之內涵-以彰化地區為例。2018餐旅觀光暨休閒保健學術研討會,明道大學餐旅觀光學院,彰化縣,2018/3/23。
25. 李安娜、羅盈筑、謝佳儒(2017)。從旅遊區熟悉感探討遊客使用適地觀光資訊服務APP的行為意圖。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旅遊學者研究生論壇暨華僑大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華僑大學旅遊學院,中國福建省泉州市,2017/12/21。
26. 李安娜、邱長光(2017)。探討歷史老街旅遊區遊客的商業化知覺。2017第十九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暨國際論壇,嘉義大學景觀學系,嘉義縣,2017/9/10。
27. 李安娜 羅盈筑 謝佳儒 黃莉尹(2017)。探討遊客適地觀光導覽APP旅遊資訊搜尋與旅遊效益之關係。2017第十三屆全國學生休閒、觀光、遊憩學術論文研討會,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彰化縣,2017/06/18。
28. 李安娜、謝佳儒、林芳怡、盤麗涵(2017)。運用科技接受模式探討遊客適地觀光導覽APP之使用。201 7文化與休閒學術研討會-理論與實踐,台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台東縣,2017/05/19。
29. 李安娜、林昀儒、陳儀淩、陳家文、陳政穎、黃昱評、李孟學(2017)。旅遊區餐廳菜色與當地食材應用程度分析-以石岡、東勢、新社、和平地區為例。2017年餐旅觀光暨休閒保健學術研討會,明道大學餐旅觀光學院,彰化縣,2017/3/17。(缺發表證明)
30. 李安娜、羅盈筑、朱曼婷、黃莉尹(2017)。遊客旅遊體驗與旅遊效益關係之研究-以安平老街旅遊區為例。2017年餐旅觀光暨休閒保健學術研討會,明道大學餐旅觀光學院,彰化縣,2017/3/17。
31. 李安娜、顏瑩綺、柯皓瀚、吳采涵、施冠廷(2017)。親子露營場空間規劃關鍵因素研究-從經營者觀點探討之。2017年餐旅觀光暨休閒保健學術研討會,明道大學餐旅觀光學院,彰化縣,2017/3/17。
32. 李安娜、邱長光 (2016)。親子旅遊風險知覺與風險降低策略之研究。2016 第18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暨國際論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系,雲林縣,2016/10/29。
33. 李安娜、邱長光 (2016)。探討高齡遊憩者環境恢復性知覺、生活滿意度與重遊意圖之關係。第十屆園藝療法國際研討會,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碩士學位學程,台中市,2016/09/25。
34. 吳宜柔、李安娜、邱長光 (2016)。檢視民宿遊客關係品質與重遊意圖之研究。2016海峽兩岸休閒產業與鄉村旅遊發展學術研討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觀光休閒與餐旅管理學系,南投縣,2016/09/22。
35. 吳宜柔、李安娜、黃湘芸、林佩儀、黃映婷、邱麗純(2016)。民宿遊客關係傾向類型於互動品質、關係品質與重遊意圖之研究。2016全國學生休閒、觀光、遊憩學術論文研討會,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彰化縣,2016/06/25。
36. 李安娜、陳俐媚、陳育琦、陳僑蕾、劉欣渝(2016)。民宿空間規劃關鍵因素研究-從經營者觀點探討之。105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休閒健康與樂齡產業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休閒遊憩管理學系,嘉義縣,2016/5/28。
37. 李安娜、黃雲中、陳貞妤、黃則維、曾雲萱(2016)。休閒農場DIY體驗活動現況之研究-以彰化、台中地區為例。2016旅遊與管理學術研討會,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嘉義縣,2016/4/29。
38. 吳宜柔、李安娜、黃湘芸、林佩儀、黃映婷、邱麗純(2016)。民宿遊客互動品質、關係品質與重遊意圖之研究-以台中市石岡、東勢、新社地區為例。2016年觀光休閒保健學術研討會,明道大學餐旅觀光學院,彰化縣,2016/03/11。
39. 李安娜、邱長光(2015)。中高齡遊客環境恢復性知覺、場所依戀與幸福感之研究。2015第十七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暨南大學觀光休閒與餐旅管理學系,南投縣,2015/10/4。
40. 李安娜、邱長光、魯紜、王思渝、涂雯馨、陳俞融、林佳儀(2015)。族群料理遊客飲食新奇感、知覺品質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清境地區為例。2015年第四屆餐旅管理學術與實務研討會,明道大學餐旅管理學系,彰化縣,2015/5/29。
41. 李安娜、洪鈺荏、林益暐、顏如萱、陳榮秋(2015)。溫泉旅遊遊客活動體驗、知覺身心健康與知覺價值關係之研究-以台中谷關為例。2015第三屆觀光餐旅暨運輸服務學術研討會,萬能科技大學觀光餐旅學院,桃園市,2015/5/29。
42. 王維靖、林宗賢、李安娜、邱長光(2015)。Antecedents of revisit intention to a mining heritage destination。2015 溝通、健康、美與創新教育國際研討會,建國科技大學生活科技學院,彰化縣,2015/5/22。
43. 吳仕傑、邱長光、李安娜(2015)。金門旅遊人次時間數列分析(1993-2007)。2015 溝通、健康、美與創新教育國際研討會,建國科技大學生活科技學院,彰化縣,2015/5/22。
44. 李安娜、邱長光(2015)。鹿港老街遊客知覺價值、滿意度與重遊意圖之研究。2015 溝通、健康、美與創新教育國際研討會,建國科技大學生活科技學院,彰化縣,2015/5/22。
45. 李安娜(2015)。文化旅遊遊客文化認同、場所依戀與重遊行為意圖之研究。2015 溝通、健康、美與創新教育國際研討會,建國科技大學生活科技學院,彰化縣,2015/5/22。
46. 李安娜、呂文博、邱長光(2015)。遊客自我意象一致性、攝影體驗、知覺價值與重遊行為意圖之研究。2015年第十三屆造園景觀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2015/3/14。
47. 戴有德、李安娜、陳冠仰、邱裕銘、莊文隆、王靖驊 (2014)。華人休閒素養內涵初探。2014第16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台北市,2014/9/20。
48. 邱長光、李安娜(2014)。觀光旅遊區旅遊人次推估模式之研究-以參山國家風景區為例。2014第16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台北市,2014/9/20。
49. 李安娜、邱長光(2014)。襲產旅遊遊客文化認同形成因素與重遊行為意圖之研究。2014第16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台北市,2014/9/20。
50. 李安娜、陳瑩育、邱長光(2014)。旅遊飲食吸引力、知覺品質與遊客重遊意圖之研究-以鹿港老街旅遊區為例。2014年跨校聯合學術研討會-「觀光休閒」暨「當代管理潮流」,義守大學,高雄市,2014/5/9。
51. 李安娜、邱長光、陳瑩育(2014)。遊客旅遊經驗口碑推薦行為之研究-以來台灣的大陸交流生為例。2014觀光餐旅暨語言文化趨勢研討會,僑光科技大學,台中,2014/4/25。
52. 李安娜、陳盈心、李盈瑩、蘇芎蓉、王筱涵、翁慈密、葉琬琪(2014)。觀光歷史老街遊客飲食體驗內涵之研究。2014永續觀光及環境資源管理研討會,環球科技大學,環球科技大學,雲林縣,2014/3/25。
53. 李安娜、蔡景程、張鈞富、林家誼、張家銘、陳少樸、劉倉鑫(2014)。文化旅遊遊客攝影體驗對旅遊滿意度之研究。2014永續觀光及環境資源管理研討會,環球科技大學,環球科技大學,雲林縣,2014/3/25。

回上頁